欧美第二页,高跟丝袜麻麻求我调教,女博士梦莹凌晨欢爱,欧美图片欧美激情欧美精品,日韩精品影视,狼色在线精品影视免费播放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高盛眼中的A股國際化路線圖

發布時間:2014-11-18 09:51:00
編者語:

滬港通將于本月17日開通,外資銀行高盛分析認為,海外機構投資者對A股興趣大,將增加A股被納入大摩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可能性。高盛預料,MSCI明年評估新興市場指數前,將有幾個月的市場數據來評估是否納入A股。由于MSCI指數廣受全球大型投資者關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一旦將A股納入,將會促使更多資金流向中國股票市場。


滬港通將于本月17日通車。高盛認為,中國A股很快將被納入全球基準股指。



滬港通對從香港投資上海A股市場規定的總額度為3000億元,盡管資金占上海股票市場總流通市值不超過5%。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通過滬港通進入內地的海外資金在推動內地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方面具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未來內地股市有望在交易規則、投資者結構、市場效率等方面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長期以來,由于A股市場與海外市場處于隔絕狀態,兩者的估值體系有著顯著的差異。A股市場的小市值股票獲得明顯的估值溢價,而大盤藍籌股被低估。隨著滬港通試點的落實,兩市實現互聯互通,將有利于A股市場估值體系對接海外市場,改變估值結構不合理的現狀,促進A股市場進一步走向成熟。



高盛認為,韓國和中國臺灣的經驗顯示,隨著滬港通的開通,中國A股很快將被納入全球基準股指。外匯管制嚴格的市場在納入MSCI 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時多采用漸進式方法,從開始到完成通常需要7-10年時間。例如,印尼、韓國、馬來西亞和臺灣分別用了9年、7年、10年和7年。



以下是中國臺灣股市被納入MSCI EM 指數所走過的路程:



第一步(1983年始):境外投資者通過在紐交所交易的美國存托憑證(ADR)和證券投資信托間接投資臺灣股市。

第二步(1991年):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臺灣股市(發放配額)

第三步(1991年): 允許投資3個月期貨幣市場工具(發放配額)

第四步(1994年): 擴大3個月期貨幣市場工具配額

第五步(1996年):允許資本自由流出

第六步(1996年):MSCI EM 指數首次納入臺灣股市(以臺灣股市市值的50%計入)

第七步(1997年):向境外投資者開放期貨市場

第八步(1999年):允許境外投資者購買可轉債和各類金融證券

第九步(2003年):取消QFII配額制

第十步(2005年):全面被納入MSCI EM (臺灣股市市值100%計入)


納入MSCI指數后,臺灣股市發生了哪些變化呢?華創在報告中指出,在外資開放政策和被納入MSCI指數的共同作用下,僅一年時間里,臺灣股指大漲了40%,市值增長了27%。


以下是韓國股市被納入MSCI EM所走過的路程:


第一步(1981年始):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外資托管銀行投資韓國股市

第二步(1992年):向境外投資者開放部分國內股票市場

第三步(1992年):首次被納入MSCI EM指數(以韓國股市市值的20%計入)

第四步(1995年):允許外企在韓交所(KSE)上市

第五步(1996年):允許境外投資者發行固定收益證券

第六步(1996年):MSCI EM指數擴大韓國股市市值的計入比列至50%

第七步(1998年):放開境外投資者對私營和國企的持股限制(分別上調至55%和30%),同時取消對境外投資者投資活動的諸多限制。

第八步(1998年):全面被納入MSCI EM


華創的報告顯示,納入MSCI EM指數對韓國股市產生了明顯影響,尤其是首次被納入(20%)后的三年里,韓國股指大漲65%,市值增加了79%,交易量上升了153%,外資交易占比從1%漲至了3.8%。


那么,中國走到哪里了呢:


第一步(2002年):發放QFII配額

第二步(2004年):允許香港開展人民幣業務

第三步(2006年):發放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配額

第四步(2007年):擴大QEII限額、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第五步(2010年):允許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參與銀行家債券市場

第六步(2011年):發放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配額、公布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管理辦法

第七步(2012年):個人人民幣業務拓展至境外

第八步(2013年):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啟動

第九步(2014年):滬港通開通

...


今年6月,MSCI決定暫不將中國A股納入MSCI EM指數,稱這是因為對A股投資存在限制。但是MSCI表示,將在2015年年中考慮是否將A股納入。屆時A股將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