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國下次降準最早可能出現在4月份
各項經濟數據顯示,新一次的降準已經臨近。
3月23日,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指出,預測2015年第二季度將會有一次50個基點的降準和一次25個基點的降息,并結合一系列定向措施(如抵押補充貸款、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定向降準)來管理流動性。由于近期的增長勢頭和流動性動態,預計下一次降準最早可能出現在4月份。
第一,宏觀經濟發展依舊疲弱。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初的經濟活動減速,1月份和2月份的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弱于預期,尤其是在國內需求方面。摩根大通將第一季度經季調后年化的GDP增長率預測從環比增長6.3%下調至環比增長5.3%,將2015年全年預測從同比增長7.2%下調至同比增長7.0%。預計政府近期推出的支持增長的政策,尤其是央行在11月份的首次降息,其時滯效應將會從2015年第二季度開始對增長勢頭產生影響。在這種背景下,為了穩定經濟增長和降低實體經濟的借貸成本,包括降準在內的貨幣寬松措施就獲得充分的理由。
第二,在資本持續外流的背景下,市場可能會對相對緊張的流動性感到擔憂。摩根大通曾指出,通過外匯儲備積累注入流動性的傳統渠道已在近幾個季度中消失。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小幅增長422億元,盡管這遠遠不足以抵消1月和12月分別為1,083億元和1,184億元的下降。經貿易差額和外商直接投資調整后,估計2月份的資本外流將會有所放緩,降至-762億美元,而在1月和12月分別為-916億美元和-823億美元。
雖然如此,這個水平仍是過去10年中出現的第三低點。由此,這就為通過降準或替代方式(如抵押補充貸款、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注入永久流動性提供了可能。
第三,中國人民銀行在春節過后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注入的流動性減少,但看起來有意引導市場利率下行。中國人民銀行于3月17日將7日回購定盤利率再次下調10個基點,降至4.65%,上次下調該種定盤利率是在3月3日,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在3月1日還將基準利率下調了25個基點。
此次下調回購定盤利率預示著央行傾向于貨幣寬松并愿意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實際上,在中國人民銀行自2014年11月引入貨幣寬松措施(包括兩次降息和一次降準后),銀行間利率已經攀升。
從公開市場操作的額度來看,中國人民銀行在2月13日前的四周向市場注入了4,000億元;而從2月27日一周到上周撤出的凈流動性達3,800億元,幾乎抵消了春節前注入的所有流動性。因此,預計中國人民銀行將會通過降準方式注入永久流動性,與引導市場利率下行的目標保持一致。自上次于3月1日下調基準利率以來,7日回購利率已從3月2日的4.82%下降至目前的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