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逆襲罕見叫板全球
A股震蕩欲釀10年牛市?私募激辯2000點牛市論
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被墨人騷客引為歷史佳話,但最終在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功敗垂成。現今,A股市場也正上演著類似的一系列戰役。多頭就宛如當年力薄的蜀軍,欲開辟新的牛市篇章,但是實力雄厚的空頭卻像曹魏一樣,在滬指重要關卡2000點附近設防,不斷狙擊。眨眼間,2014年已經過半,多頭在2000點附近陷入苦戰,難以寸進。
那么,A股在2000點附近的這場筑底大戰還將持續多久?2000點之后,A股是就此走出一波大牛市,還是掉頭向下繼續調整?對此,《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對國內多位知名私募人士進行了專訪。他們當中有的對此表示樂觀,認為A股估值已經到達底部,不日將走出十年慢牛;但也有人持謹慎態度,稱國內經濟正處于轉型陣痛期,在沒有良好經濟預期支撐的情況下,牛市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看多派
悲觀情緒達極致 大牛市將來臨
2000點關口,不知不覺已成為A股邁不過去的坎兒。十多年前大盤停滯2000點,十多年后,依舊是2000點,縱使過程驚天動地,但終究還是畫了一個圈,回到了當初的起點。
今年以來,多方悄然蓄勢,似乎欲打破市場平靜。但事與愿違,幾番拉鋸后,滬指依舊難以闊步向前。不過即便如此,對于未來的形勢,包括趙丹陽、曾昭雄等不少業內人士和私募人士表示樂觀,稱目前市場悲觀情緒已經到達極致,未來極有可能走出一波大牛市。
趙丹陽:混合制將是牛市引爆點
素有“私募教父”之稱的趙丹陽,其市場觀點一直備受業界推崇和關注。在今年的諾亞財富赤子之心上海投資策略會上,趙丹陽表示,目前A股已經進入最便宜的時候,混合所有制將是中國牛市的引爆點。
在談及宏觀環境的時候,趙丹陽表示,人民幣匯率長期升值的趨勢還沒有結束,目前中美勞動者的收入差距還有7至8倍,但兩者的勞動生產效率差不多。美國所謂的制造業回歸沒有基本的勞動力基礎。同時,長期而言,中國勞動生產效率還有提升空間,也就意味著人民幣升值依然有空間。另外,政府債在內的各項宏觀風險可控,目前中央政府負債20%,地方80%,屬于正常水平。
在市場牛熊的判斷上,趙丹陽堅定指出A股牛市快來了,2000點就是A股的底部。以中國石化(600028,收盤價4.98元)為例,目前P/E(市盈率)10倍多,PB(平均市凈率)1倍多,是18年以來最便宜的時候,比1000點的時候還便宜。而中石化H股P/E僅8倍、PB僅0.8倍,6%的股息率,完全低估了其市值。
另外,趙丹陽指出,考慮到中石化擁有3000個加油站,有一些還是好地段的加油站,這些站點就值10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156億元),但目前其市值只有5000多億,存在不理性低估。市場正進入風格化轉換,看好制度改革所釋放的紅利,混合所有制將會是牛市的引爆點。
曾昭雄:10年慢牛將到來
深圳明曜投資董事長曾昭雄也是長期表示樂觀。他認為,2014年A股市場將進入10年慢牛,相信9月份之前我國的貨幣政策將出現方向性的轉變。上證指數在2000點附近反復拉鋸,這可能是最后的筑底過程。
在題為 《A股將復制1980~1999年的美股長期牛市》的文章中,曾昭雄指出,美國能走出困境,既與里根政府供給學派的經濟政策有關,也跟沃克爾的貨幣政策有關。我國目前提倡的“以改革促發展”,正是告別凱恩斯式經濟刺激的新供給主義經濟政策。有理由相信,我們的證券市場有超過八成概率會像1980年的美國一樣,迎來十年牛市。
未來的牛市不同于2005年的牛市,不同于2009年,也不同于1999年的“5·19行情”。
過去牛市的驅動力,第一是經濟周期的力量,過去我國一直是以投資為主導的經濟模式,其實截至去年,我國投資占GDP的比例還在不斷爬升,在投資刺激下,地產、銀行、煤炭、有色、機械等漲幅可觀。
第二是流動性沖擊,2005年的牛市起步時股市盤子非常小,流通市值只有約1萬億,在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市場整體上漲了6倍。但中國股市已經足夠大了,中國經濟也是減速的,不具備周期性暴漲或者流動性再次拉動的牛市。在經濟下行背景下,未來的牛市體現的是經濟結構調整的結果。
看空派
A股便宜或是誤導復制美股牛市幾無可能
在A股環境目前仍然低迷的情況下,不少專家對市場前景表示擔憂,特別是在制度建設有缺陷的背景下,空方并不認為股指能實現“鯉魚打挺”,由熊轉牛。
謝柳毅:A股便宜是誤導
在市場唱多聲音越來越多的時候,深圳尊道投資董事長謝柳毅日前在接受私募排排網的專訪時提到,目前A股很便宜這種論調是一種誤導,指數未來難有很好的表現。
謝柳毅分析指出,大盤從6000多點跌到2000多點,從盤面來看,確實是全球最便宜的股市,這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誤導。實質上我們的主板主要是由銀行、地產、石油、有色、煤炭這些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構成的,而這些行業長期前景堪憂。市盈率低,會讓人誤以為有很大的投資機會,但是如果沒有行業向上預期和價值低估,(投資這些股票)其實是很難賺錢的。
指數跟經濟結構調整的關聯度是很大的,經濟結構調整是對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產能過剩行業的控制,比如鋼鐵、石油這些行業。銀行和地產是關聯的,銀行的大部分貸款都流向了地產,目前地產前景堪憂,銀行自然也不會被看好。另外,存貸差會不斷縮小,銀行的毛利將隨之下降。而且銀行的不良貸款、地方債務平臺這些,隱藏了相當大的風險。銀行股現在看似很便宜,但是相對于未來而言是很貴的。這些傳統行業前景不好的話,未來大盤指數也很難有很好的表現。
曹中銘:A股難復制美股牛市
同樣,知名財經專欄作家曹中銘也看衰A股,認為A股難以復制美股上世紀80年代的長期牛市。
曹中銘表示,美股的幾次牛市行情主要得益于經濟增長、技術進步,這是大的背景。另一方面,美國股市有200多年的歷史,其在制度建設、投資者保護等多方面已非常成熟。如果說我國GDP的高速增長以及科技進步為A股牛市埋下了伏筆的話,那么在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建設與投資者保護方面,我們做得顯然還遠遠不夠。投資者熱衷于投機炒作,持股心態不穩,與A股的投機文化有關,更與投資者利益保護不到位有關。事實上,這也是A股常常演繹“牛”短“熊”長行情的根本原因之一。
記者注意到,在曹中銘看來,A股目前存在諸多問題,如果要想復制美國式的牛市,除了完善制度建設,嚴厲打擊違規行為之外,還必須解決三大方面的問題。
其一,股市“被抽血”的問題。股市并不缺少資金,關鍵在于投資者缺乏信心。投資者沒有信心,就不會有資金的加盟。在此情形下,一旦股市遭遇大量“抽血”,就會打擊到市場信心。而新股IPO、上市公司再融資以及大小非套現,就是市場中的三臺“抽血機器”,不斷從市場中抽走“新鮮血液”,也不斷蠶食著投資者的信心。三臺“抽血機器”中,大小非減持最無情,上市公司再融資表現最為兇猛。
其二,要解決市場資源錯配嚴重的問題。因為有了資產重組這一利器,垃圾股“烏雞變鳳凰”的不在少數,財富效應又導致更多投資者逐利其中。A股市場中的所謂“牛散”,幾乎都是靠炒垃圾股、炒ST股、堵資產重組等起家的,而不是依靠價值投資。
其三,要解決投資者保護的問題。保護中小投資者就是保護資本市場,這話說起來挺簡單,做起來卻很困難。A股市場與美國股市根本不在一個“等級”與起跑線上,制度建設存在缺陷,市場監管常常缺失或缺位,大小非瘋狂減持,定增再融資沒門檻,資產重組沒門檻,投資者保護同樣沒門檻,這樣的市場又憑什么復制美國牛市呢?
本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以下簡稱NBD)采訪了廣東澤泉投資董事長辛宇、挺浩投資董事長康浩平、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鏑、深圳市前海一線對沖投資總經理胡志忠、深圳市圓融方德投資高級研究員尹國紅以及北京東方井岡投資咨詢中心投資總監胡偉東等6位私募人士,他們對眼下2000點是否將成為A股牛市的起點道出了自己看法。其中,辛宇是樂觀派的代表,而胡偉東則堅定看空,是謹慎派的代表。
樂觀派
辛宇:盡管都說股市和經濟有聯系,但從歷史統計規律來說,兩者往往不是正相關的。比如,2001年滬指到了2125點,而13年后的今天,市場還是在2000點附近,那這13年間,咱們國家的經濟發生了多大的變化?GDP總量都翻了好幾番了,我國也從過去的低端制造業往中高端轉型。
單從經濟上來講,宏觀經濟在未來若干年都將處于轉型過程中,因為國家經濟轉型不能一蹴而就。對比當年美國轉型的時候,美國股市是大牛市。那么現在我們來討論2000點,我的觀點是,股票是我們主要投資品當中最便宜的,因為它還是13年前的價格,是一個價值洼地,任何洼地都會被填滿。
康浩平:2000點很有可能成為牛市起點,因為現在的起點非常低,從估值來看,滬深300的P/E只有9倍。另外,股市已經充分反映了經濟向下的趨勢。一旦經濟有復蘇跡象,股市就會有提前的反應。從這個角度來看,股市很有可能走上又一波大牛市的循環。中國經濟經過這一輪下跌后,對比全球股市,A股已經遠遠落后。一旦貨幣政策放松,經濟信心恢復,大盤將有望上漲到3000點附近。
仇天鏑:經濟轉型不是那么容易的,短時間內很難見效。但我們可以看到經濟轉型會帶來一些局部機會,孕育出局部牛市。大牛市必須在整個經濟轉好,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增長較快的情況下出現,目前不太可能出現。我國經濟對傳統行業依賴性還很大,另外科技水平相對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因此,轉型將會是一個曲折、艱辛的過程。
辛宇:現在2000點成為底部的概率非常大,因為在此停留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底部構筑得非常扎實。我建議投資者不要去等待向上拐點的出現,因為拐點只有一天,也只有一個。只要在2000點區域,價格合理的優秀股票,都可以買入持有。
另外,我國的股市,有鮮明的政策主導現象,不依靠經濟數據,而依靠政府政策外力。所以,如果A股想要打破2000點的平衡,需要有針對性的、顯而易見的利好政策。
康浩平:我認為,可以肯定的是,2000點這個區域是沒有系統性風險的。但是,市場情緒在底部附近肯定會有所疑慮。不少投資者會在震蕩和反彈中拋出股票。當失望情緒越來越重時,牛市也就悄然出現了。
而能夠打破2000點平衡的,非金融地產莫屬。如果金融地產不漲起來,市場也就只能在2000點附近呈現結構性行情。沖破2000點的平衡,只能靠金融地產等藍籌股的估值修復。
仇天鏑:上證指數中,周期性行業的權重很大,因為像銀行、石化這些“大象”調整時間很長了,估值也很低,所以2000點這個位置再往下空間不大。另外,目前政府一直在推經濟刺激政策,也對2000點起到了支撐作用。
尹國紅:至于2000點是否是底部,我認為,雖然A股市場目前藍籌股的上漲空間不大,但是下跌空間相對來說也有限。如果經濟狀況不出現更糟糕的情況,那么藍籌股的低估值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所以2000點有望成為底部區間。
謹慎派
胡偉東:對未來是否有牛市,我的觀點一直偏謹慎,主要是因為權重股上方堆積著天量的套牢盤。要消化這些套牢籌碼,首先需要時間;其次,還需要“真金白銀”入場,成交量持續放大。但是,現在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
我認為上證指數將在2000~2200點附近箱體震蕩,到了三季度末大盤將轉頭向下。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創業板大的頭肩頂形態構造完成,不少翻幾倍的題材股已經開始出現加速下跌,這意味著上證指數也不會出現較大上漲;另一方面,煤炭板塊和中石油年K線出現八連陰,這意味著所有買入的投資者全部被套,這是一個信號,說明后市依然不容樂觀。但是,指數不會一跌到底,會反復誘多反彈。
尹國紅:單單從指數來看,我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有牛市。因為從指數構成來考慮,這里面藍籌股占主導。而金融、有色、鋼鐵等周期性較強的藍籌股有如下幾個特征:一是體量大,因此,它們想要獲得較高成長性難度較大;二是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經濟轉型制約了它們的業績增長,也決定了它們很難重現2006~2007年的風光走勢。如果它們漲不起來,指數肯定很難出現牛市。但是,從另一角度來說,經濟轉型會讓新興行業股票獲得非常明顯的成長性。
胡志忠:之所以謹慎,是因為我認為A股市場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在A股市場有一個怪現象,做題材、概念炒作的人,活得很好。而從價值低估和分紅角度來做投資的,這3~5年都死得很慘。所以,如果想要迎來牛市,一定要扭轉市場上新股、次新股、題材概念炒作的惡劣風氣。
胡偉東:市場上普遍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會出現轉向,說2000點會是政策底,牛市的起點。但我認為,首先,只要房價高企,貨幣政策就不可能轉向,如果貨幣政策再放松,房價又會暴漲;其次,就算貨幣政策放松了,資金又會流入房地產市場,大家都去炒房了,也無法引發牛市。所以,只有房地產降溫了,資金才會流入股市。
所以,我認為,2000點是豆腐底,下半年一摟就破,而牛市只是幻想,目前的成交量不可能造就牛市。而引爆打穿2000點的事件,將是地方債務危機的爆發。此前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也表示,今年到期需償還的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占債務總余額的21.89%,是償債壓力最重的一年。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而支出剛性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償債壓力會進一步加大。所以我認為下半年地方債務危機的爆發,將導致上證指數跌穿2000點。
胡志忠:大家可以看到,高層最近在積極地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除了下半年即將推出的滬港通外,包括習主席訪韓以及李總理訪德,都將為低估值的藍籌股帶來機會。此外,國企改革帶來的紅利,也有望扭轉藍籌被大幅低估的局面。
所以我的觀點是,2000點既是底部,也是頂部:一方面,對于過往3年被爆炒的題材概念股來說是頂部,這些泡沫要歷經3~5年的時間才能釋放到位。另一方面,對于低估值的藍籌股來說,2000點附近下跌空間有限,并且有望在下半年借助滬港通的東風,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
NBD:國內經濟正處在轉型期,宏觀經濟增速略緩,但結構改善顯著,那么A股牛市是否會在轉型中孕育?
NBD:我們注意到上證指數在2000點附近支撐明顯,“2000點底部論”頗有市場。那么,2000點究竟是否能構成A股的底部呢?
NBD:此前有觀點稱,A股將會像上世紀80、90年代的美國市場一樣長期走牛。那目前A股與當時美國股市的環境到底有無相仿之處,復制美股當年大牛市的概率又有幾何?
辛宇:對于A股能否復制美國上世紀80、90年代的牛市,我認為大的路線,我國都是在學美國,但是肯定不會完全復制美國曾經的路線。除此之外,我國在市場制度上還有所欠缺,在這個背景下,A股想如當時美股一樣長期走牛,任重道遠。
胡志忠:環顧全球股市,最正常的投資模式有兩種,要么學巴菲特做低估品種,要么做真正的成長性個股。但是我們這邊的投資氛圍卻熱衷于題材和概念炒作,偏離了投資的初衷,更像是一種擊鼓傳花游戲。
比如說,最近的市場對新股和次新股進行了爆炒,隨便一家公司一上市就爆炒到了50億~100億的市值,這在成熟市場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國內的投資氛圍不改變,很難期望像美股一樣走出長期大牛市。
尹國紅:至于中國未來是否會復制美股上世紀80、90年代的大牛市,我認為,美國當時是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最受益的國家,相關上市公司盈利情況非常好,因此,他們的牛市是具備特殊環境的。而就全球化而言,中國目前的經濟力量很難侵入到別的經濟體中去,所以兩者無法相比。不過有可能出現牛股頻出的局面,因為中國擁有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量,可容納公司的成長空間也非常大。
胡偉東:盡管A股的估值處于史上最低,但是沒有“真金白銀”入場,也不可能復制美股那樣的長期大牛市。目前1000億左右的日成交量,基本上都是存量資金在折騰。所以未來A股只有反彈,沒有反轉。未來10年,A股將在1400~3000點范圍內波動